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WCAEA

第八届大会第二季讲座侧记 + 圆桌会议问答 (下篇)

已更新:2021年12月15日

(继续第八届大会第二季讲座侧记上篇


欧美场于北京时间晚上7:30开始。主持人介绍完协会和欧美场各位嘉宾后,邀请了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副主席黄素兰博士做了开场致辞,概述了亚洲场的演讲并介绍了欧美场的讲座主题。


欧洲场致辞嘉宾:黃素蘭博士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副主席

嘉宾简介 黄素兰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先后取得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她现在任教于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是教师进修课程的课程统筹主任。她曾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和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长,现为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副主席。




 

第一位嘉宾: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 ——《疫情时期的社交网络幽默视觉创意》讲座侧记

Dr. Bernard Darras

Humorous Visual Creativity on Social Networks at The Time of COVID 19


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以全球疫情时代下为背景,探讨了隔离期间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衍生出的创造力和幽默性的视觉创作(humorous visual creativity),并列举了一些在网上流传的幽默图片,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分析,检视这些创造性文化底下是否有复杂性及更深的核心议题值得在艺术课上探讨。 他的演讲讨论涵盖几个方面:搞笑图片迅速走红和其治愈和抗压性功能 、幽默和笑话含义以及它们的社会控制、图片在群体传播中的调控条件和限制、以及图片内容的误导性和传播的泛滥性 。


图1:探讨关于Diffusion图片散播的几个方面


关于视觉创意散播(Diffusion,图1),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比喻幽默视觉创图片如病毒般疯狂散播,但其幽默性又具有治愈性和抗压性的效应。 人们在疫情期间借由幽默和创作力,例如短片或照片蒙太奇,来表达自我、抗拒恐惧和无聊、转移和释放情绪、或维系社会关系。他进一步谈到幽默和笑的现象及其社会控制,道出幽默和笑包含正面和负面影响和效果,可以产生联合或互斥的结果(Smadja, 1993; Bouquet & Riffault, 2010)。 他解释幽默与笑可以是温柔的、荒谬的、讽刺的、愤世嫉俗的、挑衅的、黑暗的、冒犯的、具破坏性等特质。 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依据它们的特质与类型,按照不同形式的幽默,整理成 “视觉幽默类型学 (visual humor typology)” (图2),由上至下,从最温和至最具攻击性地排列出来(排列不包含各自的双重或三重关系)。


图2:”幽默“的类型学和其不同涵义

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强调,由于受到文化、社会背景和制度、公开或私下情境的影响之下,幽默与笑被视为社会与文化现象,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呈现方式。 另外,幽默与笑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背景和价值观,如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品味、教育水平、身心状态等,以及接受者的幽默接受程度的影响。 比方说,发出幽默信息的人未考虑接收者对幽默信息的容忍和理解程度,而當接收者被幽默信息冒犯时,则会产生负面甚至严重的影响。


图3:“我们可以笑话任何事物,但是无法和所有人笑话同一件事物。”


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认为幽默创作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是一个每天都会用的沟通工具。幽默的视觉创作不仅有抗压性,而且因其实用和务实的基础,可以将幽默视觉创作发展到课程里,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从各种面向(诸如从历史、心理、社会、科技等方面)与学生一起讨论关于幽默的议题,思考有哪些幽默是消极或负面的,有哪些会导致道德 、社会或心理上不适,解构有哪些幽默内容具骚扰、破坏性或冒犯性。除此之外,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在演讲中还特别举出一些视觉艺术作品,阐述教师可以如何运用艺术作品赏析来讨论有关幽默的议题,比方说喜剧创作、喜剧和悲剧面具、讽刺画、漫画表现、卡通、电影等。


图4:介绍古希腊时期戏剧面具对现代漫画肖像的影响


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还指出,在当代全球化的时代,得益于强大的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任何信息都能瞬间被传播、分享、评论并散布至全球。 先从个人发起传递到另一人,接着在网络用户之间互相传播,再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最后从一个文化传播到另一个文化。他强调,个人通过幽默视觉创作的图片和信息向群体传播时,也同时灌输个人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以及意识型态。发布人和接收人在默许效应下会强化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和信念 。 任何价值观可以传播、控制、影响思想行为,也可以被控制者统治和利用。因此,教育和教师角色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 年轻人是社交网络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面对网络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其内容的安全性,伯纳德 · 达拉斯博士呼吁学校应该重视数字人文 (digital humanity)教育(图五),教师应该通过媒体教育、艺术教育、视觉艺术创作,以及幽默和漫画创作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们的视觉素养。


参考文献:


[1] Bouquet, B. & Riffault, J. (2010). L’humour dans les diverses formes du rire. Vie sociale, 2(2), 13-22.

[2] Smadja, E. (1993). Le rire, Paris, PUF.


撰稿人:蕭雯夏

审稿人:賴季屏

编辑与校对:邓暘



 

第二位嘉宾:陈怡倩博士

——《从异域到艺语的叙事个案研究: 美籍亚裔的文化错置、交织与融合》讲座侧记

Dr. Yichien Cooper

A Foreign Place with Artistic Narratives: On Asian Americans' cultural Displacement, intersections, and Hybridity


嘉宾简介:

陈怡倩博士任教于华盛顿州立大学三镇分校教学系统整艺术课程、实习生导师。任2017-2021年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主席(现荣誉主席)、美国中哥伦比亚艺术联盟主席、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学会"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 Working Group)研究议题主席、美国艺术教育学会亚洲艺术文化议题会员组长。研究兴趣为统整课程、STEAM、艺术与社会正义。著有《统整艺术课程设计与趋势》、 《统整的力量》;主编《21世纪艺术文化教育》(陈怡倩、 谢宛玲译),《艺术本位研究的九堂课》(派翠西亚李维原著),《中外艺术教育 研究新趋势》(程明太、 陈怡倩编)。


在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根深蒂固。 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社会的人种歧视问题强化凸显, 而身为华裔移民者的陈怡倩博士从一个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结合叙事研究法(narrative inquiry)与艺术本位研究(art-based methods)(图1),从历史事件的"故事"延伸,将对话和生命经验转化为图像创作,透过她的研究指出美国公平正义的零容忍教育的盲点。

图1:艺术本为研究法和叙事性研究法的结合


一个人看待事情的反应和视角,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外,家庭教育的影响和教导也有直接和间接的深入影响。 陈怡倩博士认为种族议题也是家庭教育议题。 在演讲中,她论及从人格发展与心理认知的论点运用在"身份认知"上,家庭成员的参与和观点紧密地建构孩子的身份认同。 陈怡倩博士进一步解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孩子如何感知周遭环境,进而增进他们对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理解。 这个影射自我认知的事实身份,对于正处于塑造自我时期的青少年至关重要。 换言之,亲子共同建构自传式记忆的机会,更能协助青少年厘清新的身份认知与价值。 ”


陈怡倩博士举出四个具感染力的"自述故事"带出了家庭教育融入种族议题的重要性。 这四个故事和创作源自于陈怡倩博士与她高中的女儿彼此互动与对话,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对话探讨有关种族的议题,透过女儿的数字艺术作品,并以艺术本位法,探讨身份重塑和深化身份认知和文化融合的过程,进一步地重新思考种族议题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陈怡倩博士列举的自述故事包括:她和女儿的《布口罩》的艺术行动和女儿的数字艺术作品:《不要海苔! 》、《做个白人梦》和《文化融合? 有这种事吗? 》。


《布口罩》是一个通过手工制作口罩来支持美国当地的抗疫互动的艺术行动,希望通过行动来扭转当地人对美国华人的印象,跨越种族的籓篱。 陈怡倩博士透过女儿的作品《不要海苔! 》与《做个白人梦》揭露受白人主导社会中,个人的身份认同与整体国家、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作品《做个白人梦》背后的故事,反映出为何长期以来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效果不彰其中的问题还是归结于学校在美国历史教科书和课程选材上,欠缺多元视角。 老师选材上多以白人视角撰写,课堂上的种族文化议题讨论的不足、以及师资培训方面缺乏对多元文化认知培养。 作品《文化融合? 有这种事吗? 》则更进一步指出具双重或多重身份的族群长期处于文化结构的边缘。 陈怡倩博士强调:创作者透过艺术创作的酝酿和精炼,可以进一步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延伸,检视自身的生命和经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不同的、深刻的检视角度。 在理解自己女儿的艺术作品和背后故事的过程里,无形中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与共鸣。

图2:多元文化艺术课程不彰显的原因


透过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陈怡倩博士对故事的事件起源以及各个方面作出了深入剖析与省思,从不同视角思考可能的含义并加以诠释,留给观众深刻的思考。 陈怡倩博士的演讲分享,不仅给我们在艺术教育研究方向提供了新方向,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并给予宝贵的信息,如大环境下教学实践的社会因素、检视艺术教育领域之主流理论与观点、如何让学习者有深入体验多元的艺术方式和文化美学等。


图3:陈怡倩博士针对术教育发展提出三个重要问题


后疫情时代,艺术教育能扮演什么角色? 可以发挥什么影响力? 陈怡倩博士提出,未来艺术教育可以先从教学方向与引导策略两方面着手进行:落实有意义的文化融合教育,以及藉由跨科统整探究文化族群间的各种关系和现象。 “我们需要超越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界线,在各个文化交错之中找到共通点,从跨领域的统整视角来接受多重、混合、综合的策略,以防止我们过分强调单一的社会文化所带来的疏离与错置。”

图4:陈怡倩博士提出如何落实有意义的文化融合教育


撰稿人:蕭雯夏

审稿人:陈怡倩博士、賴季屏

编辑:邓暘



 

第三位嘉宾:梅莱克 ·戈凯博士

—— 《土耳其职前美术教师教育》讲座侧记

Dr. Melek Gokay

Pre-Service Art Teacher Education in Turkey



嘉宾简介:

梅莱克·戈凯博士是土耳其科尼亚Necmettin Erbakan大学Ahmet Kelesoglu教育学院美术系的教授。1989年在土耳其安卡拉加齐大学教育学院美术系获得理学士学位,1998年在土耳其科尼亚塞尔库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艺术教育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参加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访问学术研究活动,进行 "艺术教育、教师预科教育、K12学生的艺术讲座 "的研究,由土耳其科学院TUBA资助,曾在土耳其国内和国际期刊、研讨会和大会上发表过论文和举办过多次艺术展览。


梅莱克 · 戈凯博士的演讲主题涵盖:土耳其职前美术教师的教育历史、土耳其近三十年普通教育的美术教育及影响发展的因素、职前美术老师如何提升毕业水平(自身经验)的案例、以及疫情下的艺术教育议题讨论。 梅莱克 · 戈凯博士的分享不仅让观众有机会深入认识土耳其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与教育系统,分析艺术课程下隐含的价值观。讲座内容充分反映土耳其美术教育受其时代潮流、政治情势与社会趋势,以及国际艺术教育的影响。 她提到,艺术教育学者杜威 ( Dewey Stiehler)和帕克(Parker)曾于1925-1926年受邀前往土耳其提供有关教育制度的报告和评估,以及学科取向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简称DBAE)教育方法的实施。 藉由土耳其美术教育发展的启示,提供我们相关参考、可以借镜以及突破的新方向。


在演讲开场白,梅莱克 · 戈凯博士首先邀请观众一起思考几个问题,藉以思考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 一位美术老师能工作多少年? 在其工作的期间可以教多少课程? 以土耳其为例,一位美术教师平均工作约30年及提供几千次左右的授课次数。 然而提供这么多的艺术讲课,还是有很多土耳其人在社会上并没有接受艺术教育。 进一步地,梅莱克 · 戈凯博士从土耳其艺术教育发展脉络中,探究一些基本但却重要的议题,例如:“艺术教学” 一直是复杂又具魅力的教学领域,什么是艺术教学? 美术教育老师的养成,需要多少的课程训练才够? 谁想当美术老师? 在现代世界中,"美术老师"的地位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关联对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们都有帮助,进而引发思考教师在教育现场上可以做些什么? 艺术老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


图1:梅莱克 · 戈凯博士的演讲提问

(一位美术老师能工作多少年? 在其工作的期间可以教多少课程? )


在职前艺术老师如何提升毕业水平的案例里,梅莱克 · 戈凯博士分享她自2008年参与土耳其教育部组织有关视觉艺术课程修改工作、研究和计划,改善艺术教学模式以提高通识教育中的文化水平。 她强调美术老师不单只是教导绘画技巧,还必须运用跨领域的学习(例如近几年土耳其高度关注STEAM跨领域统整学习),同时具有创造力、文化素养、逻辑思维、审美等能力。 此外,还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图2:艺术教育关系到艺术社会科学和工程学


新冠疫情的艺术教育下一步要怎么走? 许多国家在疫情下,包含土耳其在内,从面对面授课转化为线上授课方式。 疫情初期发生的问题,常见问题例如网络连接问题、网络容量超载导致的链接丢失、艺术材料取得等。 而这些情况不只发生在土耳其,其他国家也可能遭受这种情况。 梅莱克 · 戈凯博士提出通过这次疫情的经历,我们更明白面对面教学具有实体互动交流机会、学生可以直接感受老师的热忱进而激励学习、情感连结的建立等的优点。 另一方面,线上教学使人们在家更容易接受教育,成本也很低。 疫情让我们进而引发思考:为何我们平常要在学校讲课? 线上课程是否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其需求,提出新提议和计划是许多艺术教育老师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化下的艺术教育,汲取其他国家艺术教育领域发展和优点是作为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图3:疫情期间土耳其教育部为所有基础美术教育课提供了网络课素材


撰稿人:蕭雯夏

审稿人:賴季屏

编辑与校对:邓暘



 

第四位嘉宾:马乔里 · 曼尼福德博士

——《基于选择的在线青少年美术学堂》讲座侧记

Dr. Marjorie Manifold

Teaching Choice-Based Studio Art Online to Adolescents & Young Adults


嘉宾简介:

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和课程研究的教授。她教授本科生、研究生和在职教师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相关学科。她研究方向是生活中的艺术实践、在线教育及在社会美学中探索不同人群应如何鼓励他人的、欣赏和尊重多元文化艺术.研究成果对美国哦美术教育及全球在线教育、教育多元化这方面有着内在影响,已在国家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及,并将此内容整理在书籍章节与文章中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如《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IJETA和JCRAE。马乔里·马尼福尔德博士还曾担任InSEA的北美世界理事,InSEA副主席,以及USSEA(美国艺术教育协会)主席。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对全球的教育活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世界各国学校机构因疫情日渐严峻而采取延后开学或关闭校园,改由远程教学方式,进行线上课程。 课堂教育带来改变,让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感到毫无准备甚至迷失方向,许多艺术教师体验到线上教学时面临的挑战,比如说如何调整课程内容去适应线上艺术教学,以及学生无法获得基本设备和传统创作道具、材料的问题。 种种问题给教育带来许多挑战,同时也促进未来教育契机。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在她的演讲里介绍了她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十多年来(自2002 到 2017)的线上艺术课堂的教学经验。她也分享近20年来针对青少年和年轻人自主参与线上艺术创作社群与参与创作之现象的研究成果以及其结果对她授课中如何实践。


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在演讲开始时介绍了美国传统艺术教育的目标。 并提问,"青少年自主艺术学习(Voluntary Art Learning)活动是如何成为正式的艺术教育呢? 她大部分青少年与年轻人参加线上艺术创作社群是因为想多了解艺术,而他们大多数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 由于兴趣、好奇心和社会竞争促使青少年自愿参与线上艺术创作社群。 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青少年的艺术创作学习借由"玩"的方式对人类生存条件和人文体验有所了解,并透过艺术创作在各个方面(心理的、社会的、多元文化的、虚构的)进行探索和交流,促成自我的认知和认知他人的体验。。 他们寻求同龄人的认可,希望自己、个人梦想、目标及想法能够通过视觉创作被传达和被看见。


调查这些青少年在线上艺术创作社区的学习过程中,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发现生活在科技时代环境长大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懂艺术,对艺术和艺术家也很了解和感兴趣。反观,在学校里所接触的艺术却比他们平常在校外生活里接触的要少。 随着他们越来越熟悉线上教学方式,许多学生会从原先倾向选择传统写实的课程,慢慢地开始选择更有个性化的主题和课程。另外,她还发现,这些青少年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充满有自信,能够阐述自己的创作 ; 但是若是要将自己的创作称为“艺术品”,或是称自己为“艺术家”,他们往往是不自信的,且通常认为自己不具备有成为艺术家的能力。


图1: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的研究发现图表


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将研究发现作为图表由下往上地解释说明(图1):青少年在创作初期并不怀有目的的进行艺术创作,而是以"玩"的方式进行创作,也可以说是:艺术本身是一种玩耍行为(第一层)。 当学生的艺术创作在群体中里被肯定后(第二层)所产生的自信心会对艺术族群产生归属感(第三层)。 儅学生认同自己的艺术创作,甚至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时(第四层),不少学生会选择正规艺术学院(第五层),将来成为职业艺术家,或是加入网络专业艺术家社群,在艺术专业的能力和技能上继续深造(第六层)。


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将自己的研究发现应用到正式的线上艺术课程里。 她结合基于选择性的学习理论(Choice-based Learning)为印第安纳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课设计了一套美术线上课程,学生可以系统的根据主题、媒介(media)、流派,自由选择想完成的课程。这个线上课程(总共有22个主题单元,而每主题单元有4套课(共12中不同的小课), 学生可以从第一套到第四套中选择完成一个小课(共四个不同小课)来完成这一主题单元的学习(图2)。马乔里 · 曼尼福德博士也分享了她攥写的课程配套书籍,于2017年出版,名称为《Art Themes: Choices in Art Learning and Making》。


图2:印第安纳大学线上艺术课程设计


她的线上课程目标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不同艺术流派、媒介和材料,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欣赏他人的不同的创作兴趣、表现手法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文字探讨和论述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作品,让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作品背后的想法或理念。當有些学生对于特定艺术流派或种类感兴趣时,老师也会帮助他们发展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作品完成后,同学和老师会给予回馈和建议,然后学生本人再对自己的创作给予审评,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估给出回馈(图3)。


图3:学生学习评量


在演讲最后总结,马乔里· 曼尼福德博士根据青少年在线上艺术学习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有效的线上艺术教学和学习策略:一、考量艺术的创作目的和内容。 二、提出基于选择的艺术创作学习内容(Choice-Based Learning) ,课程设计框架应为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并在教材中运用网络超链接。 三、给予学生探索主题、材料和概念的自由。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探索与发现。 四、应用各种媒介、材料和科技于艺术创作。 五、提供多元的艺术类型,包括音乐、影视和游戏艺术等。 六、提供广义的线上艺术教学方法。 七、激励学生在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自信心,并协助他们在学习成效、技能和知识的增长。


全球教育在饱受疫情冲击之下,整个教育界随着疫情掀起了对教育新型态的讨论与想象。 马乔里 · 曼尼福德博士的分享给我们提供了线上美术教学的新思考,特别然我们看到线上美术课程,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灵活又系统地学习美术。 不仅如此,从她的演讲中反映出青少年对艺术学习的需要和线上美术教育的积极发展,对我们美术老师都是很好的启发。



撰稿人:蕭雯夏

审稿人:賴季屏

编辑与校对:邓暘



 

欧美场 圆桌会议问答侧记

撰稿人:賴季屏

审稿人:蕭雯夏、邓暘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第二季八月分会在马来西亚线上举行,于八月二十九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亮点为集合了欧美学者嘉宾在线即时的圆桌会议,有来自法国的学者伯纳德・达拉斯博士、美国学者陈怡倩博士和马乔里・曼尼福德博士、以及土耳其学者梅莱克・戈凯博士,跨越不同时区集结在本次会议,与我们一同探索现代社会的多元结构,分享视觉艺术在不同文化价值下的沟通方式。圆桌会议中观众热烈响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出许多有意思的对话与交流,以下节录精彩问答:


Q1:请进一步解释伯纳德・达拉斯博士在讲座中提到的数字人文的观念,以及在教育领域中代表的意义及应用?


伯纳德・达拉斯博士解释数字资讯、传播沟通、科技、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艺术文学等学术界定义为人文科学领域的,都包含在数字人文的范畴。数字人文著重跨学科的整合,无论在日常还是休闲生活中,数字人文关注行为和习惯如何被改变,尤其在数字工具前并非人人平等,并非人人都可以获得这些数字工具,在疫情下,更频繁的使用数字工具,同时加深使用者间的数字落差,电脑、萤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教育界的影响来自于数字工具不仅能传播知识,同时也能传播谬误的知识和科学。由于社群媒体的兴盛,数字及视觉艺术创作能更快速的在数字世界里传播,对身处其中的学生,如何去信任来自数字世界的资讯,了解似真似假的讯息带给我们的信仰及行动的冲击,视觉艺术教育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Q2:有移民背景的父母如何影响和形塑孩子的身份认同,以及来自移民家庭的孩子,如果身处白人文化为主流的学校环境,该如何调适?


陈怡倩博士以身为一位有移民背景的母亲,分享与孩子相处的经验,孩子大多时间待在学校,学校无可避免的成为孩子形塑身份的场所,移民家庭的孩子,即使父母在家中跟孩子一起探索移民家庭的民族与传统文化,但当孩子感受到与学校主流文化有所不同时,他们在潜意识里会选择适应新的规则,想要融入主流文化中。陈怡倩博士给父母的建议是:保持开放与孩子的对话管道,用孩子的视角看事情,保有好奇心去感受孩子可能产生的焦虑。父母不要错过任何可以与孩子分享彼此生命经验的亲密对话,试着卸下父母权威的武装,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凡人,并不完美,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也曾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错误的路,重要的是,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又可以在哪里寻求帮助。


Q3:美术教师除了绘画技术外,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梅莱克・戈凯博士说明美术教师除了绘画技术外,还需要涉猎数学、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美术教师可以从不同学科中获取资讯与知识,并将之整合于教学中。艺术是一个整合与平衡不同学科的平台,特别是现代科技网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像符号比以往更快速传播,对学生的文化与行为影响更大,因此美术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创意思考与批判思考。要具备这些能力,美术教师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强化搜寻资讯的能力,以及广泛学习科技、电脑科学、沟通传播、媒体网络、科学发展、物理学、摄影技术等跨学科的知识。


Q4:当学生在线上课堂选择了不同主题,美术教师要如何辅助学习及评量学习成果?


马乔里・曼尼福德博士表示美术创作的元素与原则,像是线条、色彩、形状、平衡等,在所有的艺术创作形式中都是通用的,不论学生选择创作何种艺术形式,美术教师都能用美术创作的元素与原则协助学生学习与创作。因为来到这堂课的学生通常不知道艺术的专业用语,在与学生讨论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将有意义的日常用语,转化为艺术的专业用语,当大家都使用共同的专业用语时,学生在评论作品时就能产出有效的建议。关于要如何评量学习成果,马乔里・曼尼福德博士建议评量学习成果的指标要根据学生最初设定作品要达到的意图,例如学生是否有聆听反馈,根据反馈修改,最终创作出他们最初想要作品达到的意图。


Q5:教师要如何避免在有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教室中发生因幽默造成的伤害?


陈怡倩博士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定义何谓多元文化背景,种族从来就不是二元论,当我们谈到多元文化时,指的是凸显各自文化的独特性,还是融合各个文化背景。学生与老师存在世代隔阂,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与家庭背景,因此在理解幽默时是非常不同的。幽默因为我们符合对方的期待觉得被娱乐了,然而很多时候幽默会演变成取笑别人的情形,而当这种情形被放大时,就会变成霸凌。特别在学校,教师要留心不同程度的幽默,如同暴力美学,就算我们不想谈论,暴力影像等视觉文化,已经充斥在学生的生活、社群网络、漫画、图文小说中,身为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机会教育时刻,告诉学生如何去解读这些讯息,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多看、多讨论、多评估、多批判,藉由辩论、批判性思考、分享观点,探索真实且多元的世界。为了打破二元论的种族观,陈怡倩博士建议教师不只是带入某个族群,还可以包含多元融合,更多样的案例。艺术是很好的媒介,藉由艺术以不同的方式连结不同的个体,在这个议题上,艺术教师无疑的承担了重责大任。


马乔里・曼尼福德博士指出教师除了肩负了许多繁重的责任,还需要了解自己,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诚实的面对自己。教师如果不明白某件事情,就去了解它。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关于文化,有时是与社会经济或环境有关系,因此教师开始时不只是要了解学生和家庭背景,也需要意识到在幽默背后所隐含的不同文化背景。马乔里・曼尼福德博士勉励教师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开启与学生的对话,这样的沟通交流是与任何年龄层的学生都可以进行的。


伯纳德・达拉斯博士认为幽默或笑的背后动机是善意的分享,希望与人共享愉快的时光。即时有时不见得有相同的笑点,甚至当你在解释你的笑点时,别人还会有些讶异,然而至少在当下,大家有一个期待共同享受欢乐时光的目的,当然前提是出发点并非是恶意的嘲笑,幽默没有朝向另一个破坏人际关系的极端时。但是,伯纳德・达拉斯博士也表示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永远快乐正向的世界,嘲笑确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因为它是不好的一面而去拒绝面对,我们同时也拒绝了电影、电视、媒体、漫画、电子游戏等这些学生每天在接触的视觉文化,身为艺术教师,反而可以利用这些视觉文化带领学生一同了解与探讨各种类型的幽默。



所有侧记最终修改于2021年9月14日。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国际部

7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