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绘画与思维:关于大学绘画通识课的一种尝试

  在正式进入文章之前,我想请你根据过往真实的生活经验,玩一个小测试(单选):

小测试
图1:小测试

  我不知道大家觉得这个测试是否准,亦或者听说过"视觉思维者"这种说法。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设计师、艺术家、美术老师等喜欢用这个称呼,表达自己惯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决策。我也曾遇到学生称自己是"左脑人(left-brained)",名称来源于神经生物学家罗杰・W・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提出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图2),意指那些只善于用左脑理性逻辑思维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之所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就是因为不同的独立智能相互影响而发生的(图3) 。但是他也强调,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基因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便会塑造出不一样的智能档案(intelligence profile)[1] 。也许语言思维者在语言智能上运用比较多,而视觉与空间思维者的空间智能比较高。智能档案的说法有点像奈德・赫曼(Ned Herrmann)HBDI测试全脑优势思维模型(The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呈现的测试结果分析图一样(图组4),通过测试得出个人在ABCD四个大脑象限中的占比,判断出个性化的"思维偏好"和创造性领域[3]。赫曼的全脑优势测评其实也是基于斯佩里和其他科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但他更强调个性化的全脑均衡发展[2]

图2:左边插图题目:"左脑VS.右脑";英文内容:逻辑型左脑擅长语言、逻辑、分析思考,创造型右脑擅长表达、情感智能、想象。右边插图题目:"脑胼胝体是最好的中介";呼吁左右脑应该相互协作
图3:加德纳八类多元智能
图组4:奈德・赫曼全脑优势测试的四个象限

  读到这你可能要问,探讨这些理论和绘画通识课有什么联系?受益于上个世纪的神经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许多科学家开始强调艺术和创造性思维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为学校教育中常处于弱势的艺术类学科提供了强劲的科学支撑。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视艺术教育的时代,许多教师也在尝试脱离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加重视觉思维上的培养。也有教师参与跨学科的合作,寻找出有益于全脑均衡发展的创新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大环境下从事艺术教育,我觉得是幸福的。我一直认为艺术教育是人性的教育,能够激发和培育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类潜能,是我从事艺术教育的动力,而且我更喜欢投身到艺术通识教育的大家庭里。

图5:在我的绘画通识课上,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画的人物姿势,头脑风暴,编造故事情节

  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本科绘画通识课已经5年多,我所理解的"绘画"是从词性的意义来看。"绘画"一词,既有名词意义,也有动词意义。作为动词意义时,绘画是一种人类记忆、思考、表达、沟通的本能和自然行为——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之一。这也是为何我认为学习绘画能重新唤醒创造的本能,有利于全脑的发展。而绘画作为名词意义时,是人类进行自然行为后的呈现物——被创造出来的智慧产物,而这个智慧产物可以再被解读和学习,在思想交流后衍生出新的智慧。小时候,绘画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满足我们表达的本能需求。但是,一旦测评(有着评分标准的)介入,"绘画"就被物化成有着优、良、中、差等级的作品,赋予了好坏之分。当我们的绘画被评为中、差后,我们就不再敢画了,怕被人笑话。所以,每当我听到有人说"我不会画画(I can’t draw)"或者说"我绘画很差(I’m bad at painting)",我认为他们理解的绘画还停留在有评判标准的名词意义里,而忘却了绘画作为人类本能存在的动词意义。所以,每当有人说"我不会画画",我都会回复:"你只是暂时忘记而已"。

图组6:学生学习漫画表情和情绪表达,每个学生负责完成一个头部元素,协作创造出不同的人物

  学校里安排绘画课的学生人数最多20人,线上课平均25-30人。学生的知识背景五花八门,学习方式也是各式各样。上我课的本科生基本来自信息技术、化学、生物、刑事司法、历史、自然科学、教育、建筑、媒体、心理、商务、生化、航天工程、核工程等非艺术类专业。每学期班里总能遇到2-3位学校培养的专业运动员,服务于校篮球队、橄榄球队、田径队、摔跤队、排球队等。而且,每学期班上都会有将近占三分之一比例的国际学生。如此庞杂的学生群体,对绘画的经历却非常相似。许多学生分享他们面对绘画会莫名自卑,有些去美术馆甚至会感到无所适从,还有的曾被老师和家长笑话没有绘画天赋,还有些学生努力完成绘画作业但还是得了C(70–79分),使得他们对绘画很排斥。甚至有些学生是没有条件学习绘画的。这些缺失的、负面的、不被认可的、被分成中、差档次的经历,让他们对绘画望而却步,我觉得甚是可惜。因为只要是个人,在任何年龄段,他/她都具备绘画本能。本着这个信念,我每学期教绘画通识课都带着一个任务,就是要打破"我不会画"或者"我没有艺术天赋"的迷思,让学生重新理解绘画是人类的创作,是自然行为,通过眼睛、手和大脑的协作训练,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觉知力、和表现力,让学生上完一学期的课能得意地说"I can draw!(我能画!)"。

图组7:每学期我都为绘画通识课的学生在学校的画廊里办一次为期一周的期末展览,学生们很喜欢,也会邀请自己的朋友或者重要的人来参观他们的作品

  在5年的实践教学中,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绘画通识教学方式,在这里分享一个我常用的小方法。美国大学新课的第一天都是有自我介绍的环节,一般是老师介绍完自己,学生再依次介绍自己(主要用在20-30人左右的小班课)。千篇一律的都是每个人说一下名字和专业,以及为什么选这门课。对我来说这种方式有些尴尬,因为过了一遍,我也还是记不住名字。于是我就想到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们做自我介绍。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跟学生说明我的自我介绍方式有别于惯例,我们将用图画来做自我介绍(我本人也画)。然后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和笔,根据以下问题画出答案:

    1. 你的名字是(你的名字是否有什么含义)?

    2. 你目前的专业(为何选择这个专业)?

    3. 你的兴趣爱好(或者不喜欢什么)?

    4. 你觉得什么对你很重要?

    5. 你对艺术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选修绘画课)?

  2. 告知学生最多10分钟就结束,不需要画的很复杂,切勿力求完美。有些答案可以画一些物品或者简单的符号表示,如果不知道怎么画,可以用手机查找参考资料。跟学生说明这个画画不评分、不比赛,让学生放下芥蒂,再次跟他们确认不会被批评或嘲笑。

  3. 画完后,每个学生的画会被拍下来并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方便每个人拿着自己的画做自我介绍时,其他学生都能看到画的内容。每个学生最多只有5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

图组8:学生的自我介绍画示例

  这种画图自我介绍方式能鼓励学生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归到绘画作为本能的体验,迫使学生用形象思考和做视觉联想。当学生想画出想法却又不知道怎么画时,他们可以找参考,然后尝试照参考物来画,而照图画的过程让他们能够体验眼(观察)、手(创作)、大脑(思考)之间的协作。举个例子,有位叫Samuel的男生曾分享,他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在网上查到自己名字的意思是"to be able to hear God(能听到上帝或者神音)",他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从来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他开始想什么形象或者图像可以表示这个意思,他想到画一个跪着祷告的人,然后自己凭空画不出来,就打算画火柴人,但是又不甘心只是画个火柴人。所以他又开始联想其他的可能性和替代的符号。想到画一个耳朵代表听,然后再画一个双手合起来祷告的样子代表神。想好后他开始尝试画耳朵和手,光凭想象画感觉有点吃力(因为大脑中储存的图像记忆的素材不多),于是他在手机搜索耳朵和手的图片来做参考,试图照着画。画了耳朵后,发现手太复杂了,很沮丧的还是画了一个火柴人在耳朵旁边。这个经历和心理过程让他印象很深,他发现视觉表达并没有想象的容易。但是,当他发现第一节课自己画的所谓 "难看的"符号能被同学们读懂的时候,他很受鼓励,对绘画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Samuel的例子不是特例,我也不厌其烦的听到好多参加过画图自我介绍的学生相似的反馈。这整个从思考>视觉联想>再创视觉产物>与他人分享创作的一系列行为与创造过程,就是在重新唤醒学生的绘画本能,激发他们学习绘画的渴望。

图组9:绘画通识课学生作品展

  我设计的自我介绍的方式也很受国际学生的喜爱,他们经常分享说很少能在第一节课就有参与感,而且画画能够辅助他们做英文自我介绍,也方便记住其他同学的名字。因为得到国际学生的反馈,我把"画图自我介绍"的方式以工作坊的形式宣传给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语言系里的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教授和研究生。这些教师们专门教国际学生或者移民美国的人学习英语,当这些教师们亲自体验了画图自我介绍后,我再解释如何利用绘画的方式辅助国际学生和移民们进行英语对话和写作训练,就很顺理成章。这个工作坊的反馈很好,所以我又和我们视觉艺术分院的前院长格雷姆苏利文(Dr. Graeme Sullivan)教授一起合作,把这套方式融入到我们在广州美院艺术教育系举办的一个工作坊中,在思维训练上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对我个人的教学研究,这些自我介绍也是一种问卷调查,是我用作开课前分析每个学生的绘画个性和潜能的资料,再根据日后学生表现慢慢调整教学倾向。比如说,有些人对视觉表达感到拘谨的需要多鼓励他们用绘画元素和符号表现情绪和想法,有些思维很发散的在早期课程着重抓造型能力,这样他们在后期课程的创意绘画练习就能有明显成效。

图组10:左图是工作坊结束后与TESOL教授和研究生们的合影;右图是在介绍如何根据画出来的图做英文写作练习时的幻灯片截图

  回想文章开头的小测试,其实这种归类型的思维测试虽然能让我们了解自己擅长什么,适合从事什么行业,有什么工作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容易开始类化自我[4]。也许类化能让我们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成为专才(作家、工程师、航天员等),但同时也可能限制我们尝试不擅长的领域,有碍于其他潜能的开发,限制专业领域中的创新。其实,不管是智能档案还是个性化的思维偏好,都会随着人生经历和后天大脑的开发程度而改变[1]。最后我想借用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断一条鱼的能力,它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的。(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也许文章开头测试里的三个选项对你来说都不适用,但这不代表什么。我们怎能被一道单选题定性了自己的能力呢?更别被学校里的考试成绩审判了你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开发潜能,做一个不可被类化的人吧。共勉!

图11:插图题目"我们的教育系统"。老师说:"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人都要完成同样的测试:请爬那棵树。"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oward E.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2011.

[2] Herrmann, Ned. “The Creative Brain,” First Edition, Lake Lure, NC: Brain Books, 1988.

[3] 赫曼全脑测试亚洲国际网(英文):https://herrmann.com.au/

[4] "类化自我"其实是借用心理学的类化概念,做了延展。意思是将新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体验归类于过去经验所构建出来的体系中。大白话就是在把自己类型化,将自己分门别类于某一特性中。俗话说,put yourself in a box(把自己放到一个盒子里)。

 

作者:邓暘

审稿人:赖季屏、倪雪

59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